首页 历史 两晋隋唐 大唐王玄策

点击书签后,可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凯旋长安

大唐王玄策 爱跑 1 23 37942022.08.02 17:48

  王玄策和三王子是旧相识,知道他不过是羯朱嗢祇罗国使用的傀儡罢了,便把他带在身边返回曲女城,年轻的小伙子起初非常害怕,但逐渐感觉到王玄策并无恶意,王玄策告诉他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全,到了曲女城只要宣誓效忠他的姑妈拉芝修黎女王,他就会没事,看王玄策一路上和善地对待自己,慢慢地小伙子也放下心来。

  终于两路唐军会师曲女城,拉芝修黎女王举行盛大仪式欢迎唐军首领入城,恩泰恩和与蒋师仁站在女王左右。一看到王玄策蒋师仁便兴冲冲上来一揖道:“恭迎王长史凯旋!”

  王玄策下马还礼道:“你我彼此彼此啊!副使此次居功至伟,足以彪炳史策!”

  蒋师仁笑道:“岂敢与王兄争功啊!”

  两人携手向女王行礼,然后向两师兄行礼,恩泰恩和以佛礼相还。

  萨莉也跑来欢迎王玄策入城,欢乐地拥抱王玄策。王玄策拉着小萨莉的手,众人簇拥着女王返回王宫。

  女王在王宫内办了盛大宴会招待他们。

  王宫内,两位王子跪在姑妈脚下哭泣,诉说这些日子的艰难,发誓要效忠拉芝修黎女王,女王流着泪扶他们起来,三人和好,看起来女王的王位无忧。

  女王在宴席上向王玄策介绍了天竺术士那迩娑婆寐,此人号称活了二百岁,看起来仙风道骨,颇具仙气,王玄策疑惑地看着他,这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只见那方士微笑地看着王玄策,浓密的胡子和头发中一双贼亮的眼睛充满了感情。

  王玄策一直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突然想起来了:“哦!你是……”两人随即拥抱在一起,还道是谁?原来是王玄策在难民中救下的那个老者,原来他才是真正的高手!

  这是真的吗?王玄策不敢相信,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和老者的忘年之交,自己只知道他年纪大,却从没想到他居然有两百多岁啊!老者说道,因为王玄策的恩情,所以他愿意随王玄策到长安为大唐皇帝出一份力,听此言王玄策真是非常高兴,本来对术士的事非常犹豫,这下子一块大石算是落了地……

  前来曲女城求见王玄策的各国使臣络绎不绝,王玄策只好一一接见,降唐者凡三十余国,皆宣誓效忠大唐。

  ……

  既然天竺局势业已平稳,是时候考虑收兵回国了,王玄策与蒋师仁、恩和、恩泰一起,商量返程的事。

  “此时刚开春,而吐蕃正是大雪封山的时候,”王玄策道:“并不是最佳返回的时机,只是大军在此,不利于此地和平安定,我看还是早走早好。诸位以为如何?”

  恩和道:“四月能到吐蕃即可,路上我们能拜拜佛,岂不是美事?来的时候没有机会,去的时候可不能再错过了啊!”

  王玄策道:“师兄说的是,摩诃菩提寺、灵鹫山、菩提树等地就在路上,如果不去岂不可惜?一定要去。”

  恩泰点头称善。

  蒋师仁道:“我同意现在启程,此次俘虏数万,各国进贡的牲畜也是数万,还有进贡的珠宝、钱财无数,路上肯定走不快。如此行军必然艰难,还是早走早好吧?”

  大家意见一致,回国的事就提上了日程,联军与摩偈陀国军队依次撤军返回,麻尔嗨希在王玄策的支持下组建新的曲女城政府,整合旧军队重建国家国防。

  这一切完成之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离别总是伤感的,唐军整齐地列队,带着万余俘虏以及各国的进贡离开曲女城向摩揭陀国进发,踏上回国的征途。

  王玄策在马上回头向城楼上哭泣的拉芝修黎女王母女挥挥手,向出城送别的百姓挥挥手,也向麻尔嗨希等一众前来送行的官员挥挥手,向他们告别,然后潇洒地一抖缰绳,一如以往的离开,虽然心里也有不舍,却了无遗憾。

  此时王玄策的心里实际上却充满了忧虑。

  王玄策想的不是自己战绩的辉煌,而是此次做了这么大的事,并没有机会向万里之外的长安请示,如果就此返回献俘,会不会得到皇帝的认可?

  而且此次前来天竺,真正的目的就是为皇帝寻找长生之法,如今只得了一个术士,虽然自己是绝对信任他的,但不知是不是能够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如何向皇帝交待?尽管自己已经试过药,但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询问下来,术士那迩娑婆寐只是说因为自己身体强壮,吃这个药并不起什么作用,等到七八十岁时才会感谢今天吃过这个药。

  有这么神奇?王玄策心中非常疑惑却无法反驳,目前自己只能相信他,再无不信的可能,可以说是将身家性命都押在他的身上了。背着这么大的一个隐忧,所以王玄策心中的压力巨大,胜利的喜悦只能开心一时,瞬间即逝而已。

  一路上王玄策的心思都在这个术士那迩娑婆寐身上,事必躬亲,比对自己亲娘还要好,甚至路上拜佛、会见摩偈陀国王那吉木都是敷衍。在泥婆罗见到圆慧师傅满脑子想的也是让师傅帮自己签定一下这个印度术士是真是伪?

  圆慧对术士根本不感兴趣,却耐不住王玄策死磨硬泡只好去见了一下天竺术士,由王玄策亲自翻译,但两人只谈了一会儿圆慧就告辞出来。王玄策无法,只得向术士告辞,陪师傅返回小昭寺。

  王玄策对师傅的态度拿捏不清,不知师傅到底是如何看这个术士的?难不成这个术士就是个骗子?然而师傅一直没有说话,这到底是为何?

  回到禅房,惴惴不安的王玄策站在师傅身边不敢吱声,圆慧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说此人是个骗子也倒屈了他。”

  王玄策长出了一口气,心总算放到肚子里。

  “但你也不要太指望他什么,他虽懂得养生,却不可能做出长生不老药。”

  王玄策一惊,连忙问道:“难不成他是个做假药的?”

  圆慧摇摇头道:“非也,这些术士在我们中土也不缺,他们志在长生,内修内丹,外炼金丹,千年来乐此不疲。我相信或许有成功的,也有渡劫成仙去的,但他们很难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成绩,所以知之者甚少。而这方士明显也是一个修炼的人,他做药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是炼制丸药,或许有些作用,却不堪大用。”

  “师傅是说……即便吃了他的药,也不得延年益寿?”

  圆慧点点头道:“不要期待过高,也不要把他当做骗子,毕竟他是一个术士而已。”

  王玄策心情复杂,告辞出来。

  到底要不要把这个术士献给皇帝?听了师傅的话王玄策心中彻底没了主意,要知道如果这术士的药真的没什么用,皇帝会不会因此动怒?

  王玄策觐见泥婆罗国王,向国王表示感谢,向泥婆罗赠送大量的物资、财富和奴隶,而后辞别师傅、师兄向吐蕃进发。他也是想让圆觉师傅和噶尔东赞看看,自己找来的这个天竺术士到底靠不靠谱?

  此时已经是春天,但往高原上是越走天气越冷,一万多人的队伍不时有人病倒,毕竟大量的俘虏条件很差,尽管印度是棉纺业发达的地方,王玄策早已预备了大量的冬衣,但还是陆续病死了不少战俘,这让王玄策不得不放缓行军的速度。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队伍终于抵达逻些城。噶尔东赞早早地等在城外。

  王玄策远远地看到布达拉宫,雄伟的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真是一个杰作,王玄策与蒋师仁辩机都忍不住称赞。

  老远就看到噶尔东赞,没想到师兄会亲自出城迎接自己,王玄策连忙下马上前上前一辑:“师兄,别来无恙啊?”

  噶尔东赞高兴地双手扶住王玄策:“师弟!你能安全回来,我真是高兴,我已知道你们在天竺战绩辉煌……”

  “哪里哪里,不值一提。师傅一切都好吧?我真是太想师傅了……”

  噶尔东赞暗自叹口气,他本不想与师弟提,师弟是个性情中人,如何承受得住:“师弟,你要坚强一些……师傅他……去西天陪佛祖去了……”

  听此言王玄策如五雷轰顶,看着师兄不敢相信他所说的,但是看师兄的表情绝不是骗自己,恍惚中一下子站立不稳直接栽倒,噶尔东赞早有防备连忙一把将他扶住:“师弟不可如此!师傅是得道的高僧,圆寂之前已经告诉我何时离去,师傅说最担心的就是你,让我转告你不可悲伤,你要节哀啊!”

  听此言王玄策泪如泉涌,哇地哭出声来,蒋师仁和辩机急忙前来安慰,半天方才止住哭泣随噶尔东赞入城……

  师傅的离去给王玄策带来巨大的悲伤,自己从小丧父,大师兄、师傅就像父亲一样带着长大,如今他们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这种痛是痛彻心扉,难以承受……

  师傅的离去让王玄策的情绪跌落到最低点,在吐蕃的几天都是昏沉沉的,即使是觐见赞普和公主也是完全提不起精神,好在赞普知道他们师徒情深,也没有怪罪他。

  噶尔东赞非常担心王玄策,但队伍还得继续前行,不能停留在吐蕃,噶尔东赞只好一再鼓励王玄策,强行打起精神也要踏上返家的征程。

  ……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抵达长安,押阿罗那顺夫妇等万余俘虏向大唐皇帝献俘,并献上五印度国王所进贡珍宝、数万牲畜以及各佛寺所赠佛祖舍利雕像等。

  皇帝并没有怪罪王玄策在外擅自用兵,反而大加赞赏,赐与王玄策“朝散大夫”的头衔,蒋师仁也官升一级。所有的战俘凡降唐的都给予妥善安置,连阿罗那顺也封了个“上造将军”的职位。

  王玄策苦于三十兄弟被阿罗那顺杀害,恨不得寝其皮啖其肉,一直不愿与之见面,担心自己一怒之下杀了他。而此时看那阿罗那顺早已是风烛残年、颤颤巍巍的老人,仇恨瞬间去了大半,心说由他去罢,他也活不了几年……

  皇帝对王玄策的战绩丝毫不感冒,这点儿战绩在大唐根本算不上什么,却对带回来的天竺方士非常感兴趣,亲自在承乾殿中接见,王玄策、蒋师仁、辩机和尚相陪。

  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很是能说会道,而且他真有才学,对天下各种药材、金石都是了如指掌。皇帝不论问什么都难不倒他,很快就得到皇帝的信任,最关键的一点,他说他的药吃下去不仅会延年益寿,而且有缘人会白日升仙,说得龙颜大悦,将其安排在金飚馆内,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不惜运用军队来搜罗他所要的各种奇珍异宝,供他炼制长生延年之药。

  至此王玄策征天竺之战落下帷幕,本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惜在大唐时期不过尔尔,官也没升一升,只落个虚职而已。后世有人感于王玄策之功赋诗曰:

  大漠孤烟独行狼,

  天苍地茫西域王。

  铁骑踏破极乐土,

  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

  何必不忘骠骑郎。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为皇帝开拓疆土有王玄策就行了,何必念念不忘霍去病呢?可见后人对王玄策的评价之高。

举报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段评功能已上线,
在此处设置开关

New客户端Windows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游戏
起点游戏

点击,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

关闭浮层

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新用户14天限免权益

扫码下载APP领取

新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