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籍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点击书签后,可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13章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老子 1 23 9192019.06.17 16:54

  【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2],五音[3]令人耳聋,五味[4]令人口爽[5],驰骋[6]畋猎[7]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8]。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9]。

【注释】

[1]五色:古人把红、黄、青、白、黑喻为五色。

[2]目盲:指令人眼花缭乱。

[3]五音:古代音律分宫、商、角、徵(zhǐ)、羽五音。之后才加入半徵、半商,合成七音。

[4]五味:酸、甘、辛、苦、咸,这里指各种口味的美食。

[5]口爽:失去味觉。

[6]驰骋:纵马疾行,这里指纵情游荡。

[7]畋猎:以伤害动物的方式打猎。

[8]行妨:妨害行为,这里指做出伤害道德的行为。妨,伤害。

[9]去彼取此:摒弃那些,应用这些。彼,代指前文不好的方式;此,代指前文好的方式。

【解析】

当自己的眼前被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所填充时,眼光就会变得迷乱而看不清真实的事物;当耳边充斥着嘈杂的音乐时,自己的耳朵也会失去灵敏的听觉,进而听不到真正动听的乐曲;当自己像饕餮一般吞食着世上各种珍馐美味的时候,自己的舌头也就无法品尝出真正的美味了;每日都纵情于骑马狩猎,自己的心情和神志也会因为猎杀而变得狂乱;而面对奇珍异宝,人就很容易做出有损于道德的行为。

因此,圣人应当仅仅追求果腹温居,而不是追求声色犬马的享受,更应当摒弃那些欲望的诱惑,保持恬静的生活方式。

老子认为,困扰人心的五大元素分别是五色、五音、五味、猎杀和珍贵的物品,每当人们醉心于这五大元素或者其中任何一种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是在享受,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东西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或者说让人无法得到真正应该得到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前文提到的“无欲无为”。

更深一层而言,真正的享受是理性的节制,享受“无”,而不是虚华地放纵并享受奢侈的“有”,这一点遵从道家“贵无不贵有”的思想。简单而言,追求声色物欲的满足容易让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扭曲,即使物质文明得以进步,精神文明也会枯萎。

【名家注解】

河上公:

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不能视无色之色。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爽,亡也。人嗜于五味,则口亡,言失于道也。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餍足,则行伤身辱也。

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举报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段评功能已上线,
在此处设置开关

New客户端Windows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游戏
起点游戏

点击,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

关闭浮层

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新用户14天限免权益

扫码下载APP领取

新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