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籍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点击书签后,可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22章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老子 1 23 7882019.06.17 16:54

  【原文】

孔[1]德之容[2],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3];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4]兮冥[5]兮,其中有精[6];其精甚真,其中有信[7]。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8]。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9]。

【注释】

[1]孔:大。

[2]容:样子,形状,形态。

[3]象:形象,具象。

[4]窈:深远,微不可见。

[5]冥:幽暗,深不可测。

[6]精:精气,最微小的物质实体。

[7]信:可信,相信,真实。

[8]甫:开始,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9]此:代指“道”。

【解析】

至高至大的德行的形态,应该遵从“道”的意义。

“道”这个物质很难讲得清楚,它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虽然恍恍惚惚,但是其中有某些能够看到的形象;虽然恍恍惚惚,但其中的确存在某些物质。它看似迷离且深不可测,但其中有一些极其微小的气的存在。这些精微的气非常纯真,这些纯真之气是可以相信并验证的。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从未泯灭,依据它,才可以更好地审视万物的初始。我是如何了解世间万物最开始的状态的呢?靠的就是这些,也就是一直所讲述的“道”。

其实从第一章开始,老子就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但究竟“道”是精神还是物质,这也无法考证,无从究问。老子将“道”说得无形无实、无状无象、恍恍惚惚,但又确实存在,而世间万物,包括价值观的产生都是“道”孕育的,所以这里说“德”应该遵循“道”。

【名家注解】

河上公:

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

道之于万物,独恍惚往来,而无所定也。道唯惚恍无形,其中独有万物法象。道唯恍惚,其中有一,经营生化,因气立质。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实,神明相薄,阴阳交会也。

言道精气神妙甚真,非有饰也。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

自,从也。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吾何以知万物从道受气?此,今也。以今万物皆得道之精气而生,动作起居,非道不然。

举报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段评功能已上线,
在此处设置开关

New客户端Windows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游戏
起点游戏

点击,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

关闭浮层

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新用户14天限免权益

扫码下载APP领取

新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