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评论文集 人生是怎样变得可悲的

人生是怎样变得可悲的

子覃

  • 短篇

    类型
  • 2020.07.27上架
  • 0.18

    完本(字)

0位书友共同开启《人生是怎样变得可悲的》的短篇之旅

本书由起点中文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点击书签后,可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

人生是怎样变得可悲的 子覃 1 23 10012020.07.26 22:00

  “我们可以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王健林先生的这句话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而且也被人做成了段子曾一度火爆网络。那么这句话映射出一个人生当中的一个什么成分呢?目标成分,或者说志向成分。所以,当前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没志向的人、有志向却不去追求的人、有志向也为此付出行动的人。

  人生在世,就得有抱负或目标。不然,就不会有卧薪尝胆二十年最后成功复国的勾践,就不会有为了推翻暴秦而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就不会有刘邦帐下一饭千金,战必克攻必取的韩信大将军。世界上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却没有目标。

  世界上第二可悲的事就是有了目标却不努力去实现目标。有目标而不付出行动,那和没有目标有什么差别?有了目标,面前就会有路,就得向目标去走。有直路就走直路,没直路就走弯路;当然,不管是直路还是弯路,路上一定少不了磕磕绊绊,有能力的不担心摔跤的就可以快一点走,没能力的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点走。但是如果走都不去走,那你永远都不会实现目标,你的目标和通向目标的路的存在就会根本失去它的意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曾经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然后不到十几年,我国就自主研发出了我们国家的第一艘核潜艇。但如果光有这个目标,却不去行动,那一万年也造不出核潜艇。

  同时,这里我需要说一下,没有目标和淡泊名利是两码事。目标存在的根本是为了自身的价值;而名利只是自身价值可能带来的一种收益。居里夫人把她的两枚诺贝尔奖给她的女儿当玩具,所以我们说她淡泊名利。如果你说,诸葛亮曾经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他为什么也是淡泊名利呢?不好意思,诸葛亮本身就已经学识渊博,而且当时的诸葛家族也在那时是一个名门望族。如果你说,陶渊明晚年不也一直没有当大官的目标,一直生活在田间吗?不好意思,陶渊明年轻时也是“猛志逸四海”,只是看透了官僚的污流(当时的官僚阶级比现如今的官僚层要黑暗得多得多),才决心退隐田园。所以,淡泊名利不是用来当作你没自身价值也没目标的借口的。

  同时再提一下,没目标也要和进行社会公益事业区分开。比如支援基层或边区或贫困区的老师或干部,以及其他等等能够为社会公益做贡献的事业。因为虽然这些事业可能没有很高的收入甚至收入很低,但进行这些事业的人,是值得我们去钦佩的。

  人生的目光不能太短浅,我们需要用目标来提升自己的自身价值,只要一直在向目标去走,哪怕没有走到或者走到了被迫返回,这个人生都不会是可悲的。无志者、有志而不逐者,终不可成大业。

  

举报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段评功能已上线,
在此处设置开关

New客户端Windows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游戏
起点游戏

点击,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

关闭浮层

起点中文网送APP下载福利,新用户14天限免权益

扫码下载APP领取

新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