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王府会住进一个不知道啥身份就喜欢试毒的少年,原来是给方家二女儿准备的上门女婿。
趁着方桃年纪还小,不知道把自己家孩子收拾干净了,方家人会不会要?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各路人马都觉得与方家女儿结亲能少不少弯弯绕绕的事情。
别以为低娶下嫁就能寻得好人家,不少人家就算是高攀也想着拿捏公婆岳家的脸,各种旁敲侧击的想要你家出钱出力出关系。
门当户对是好,但都没方家让人觉得轻松,吃饭就是吃饭,说话就是真的笑,多自在。
当然,他们家家的家世若是配王妃的母家那是万万配不上的,只是一个在王府吃闲饭的人都能毛遂自荐,他们觉得自己家孩子更优秀啊。
当然这不是重点,方梨安慰了一番“受打击”的姜氏之后,提出给舅舅和叔叔婶婶们写信。
姜氏其实也挺想念家乡的亲人的,尤其是与自己感觉交好的兄长。
方梨觉得她东奔西跑的辛苦,其实比起以前在老宅、搬进康庄之前的日子,姜氏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就算是搬迁也都是坐车,并不需要自己走路,算什么辛苦?更何况当一个人心里有更好的盼头时,就不会觉得辛苦了。
在泉塘村的日子是忍耐与绝望,就想着一家人能够在在一起吃顿饱饭就已经别无他求了。
出来了,见识更广了,懂得更多了,才知道做人还是有所求的好,而且她现在有资格选更多了。
“是要给你舅舅他们写一封信,至少要报个平安。”姜氏现在已经差不多能写字书信了,但是麦大壮不认识字,更不可能认识她的笔迹,能够送去的也就是平安二字。
与兄长分隔好,还是与子女分隔好?姜氏虽然爱操心,但是有的事情并不会想太深,女儿会这么做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不管如何选,她都觉得与女儿住得近能够安心,就算方梨现在是王妃了,只要有她在,姜氏的心就能安心。
姜氏自知性格太软绵了,与人打交道总容易被压制,路上奔波虽远,但真要孤儿寡母带着方梨与方子轩生活在花溪县,只怕会被人欺负得死死的。
和女儿生活得近,哪怕不在同一屋檐下,也比她独自在花溪县过日强十倍百倍。
只是京城与泉塘村的距离不近,不说与麦大壮见面,就是写个书信都不知道多久。
想当初她从山里嫁出来,同在一个县城里都几年没见上,甚至男人死了话都没得上,这京城与花溪县相隔千里,别说见面了,就是这书信能不能递上也是未知。
“嗯,我让人给舅舅,三叔和四叔都传一封书信报个平安,赵宽的身份就算信上写了,只怕也没人会信,不如以后有机会见面了再说。”
姜氏道:“如此,极好的。”
“也不知道这消息什么时候能传得过去。”姜氏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忍不住就有些悲切,“也不知道富贵他说上媳妇了没有,都没去喝杯酒。”
方梨很能理解姜氏的感受,毕竟是谁都有至亲之人,出嫁的时候已经分离了一次,如今分离了第二次。
不过有的时候世俗给女子的理念就是如此,女子出嫁从夫,哪怕方春来已经去世了,在姜氏的心里,她还是方家的人,至于姜家,在成亲的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家了。
方梨不赞成这样的想法,不过显然有这样的理念作用,姜氏的心里也就没那么的愁苦,想念是想念,但也能接受。
方家的根是方子轩,能让儿子来京城接受最好的教育,姜氏觉得对得起方家的列祖列宗。
至于方有粮、方有田那些人,不提也罢,姜氏愿意与三房四房称一句亲戚,可不愿意与老宅那些人互通往来。
凭什么欺负了人还能凭着长辈的身份 轻轻松松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现在的姜氏在“讨厌女婿”的“教训”下,已经不是那个没有想法与主见的软包子了,是与堂堂王爷能够屡败屡战的岳母大人了。
方梨其实还让人给两个庄子的庄头也送了信,去年的收成应该不少,原本怕暴露身份,方梨都做好两个庄子不要的准备了,现在安全了,有钱得还扎手不成?
姜氏听着她一件事一件事都已经安排妥当,连说了几个好字,“等有时间了,还要帮娘看个小铺子,也不用太大,能卖个咸蛋与香皂就好。”
她性格虽然担不起大事,但不管是为女儿还是为儿子,都不会想要做个吃闲饭的人,硬是在过年前买了坛子和鸭蛋,做了好几坛子的咸蛋。
只是她对这京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这找铺面的事情自然是要拜托女儿的。
方梨自然应了下来,确定娘亲、妹妹与弟弟目前的日子尚可,方梨也就能安心的回府了。
说起来晋王府也太大了,进出都要马车或者软轿,搞得在自己家里走动就跟要出城旅游观光一般。
这么大的地方都空置着,还是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哪怕是地方偏远点,那也还是在京城啊,王妃觉得自己家太大了,浪费!
天那,居然还有嫌弃自己家地方大的人?
晋王府的人有点儿懵,是王府大吗?王府确实比较大,就算在京城的皇族中人来看,都是不算小的。
这不是一个皇子,一个王爷给有的尊荣与体面吗?一般人可不都是嫌弃自己的府邸不够大吗?
再说了,两位主子嫌弃的根本原因是王府里面太冷清了,别说主子了,就是下人也才那么三十来个,不说堂堂一个亲王的王府了,就是一个亲王下面可以使唤的下人都能有十几二十几个,哪像璟王府整个王府的下人都不够人家伺候两个主子的。
尤其不少人还要做兼职的工作,简直就苦不堪言——主子,你就不能多想点招人的事情,少想点缩减地盘的事情吗?
难不成这一个王府还能劈成几个用?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