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军事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正态战争的总时间由五个星期缩短为一个星期就是柱状战争。长尾战争在发射7000枚之后战争就结
束了,就是柱状战争。脉冲战争在发射4000枚之后战争就结束了,就是柱状战争。
拥有三次脉冲战争的实力,计划打一场长尾战争,就会获得柱状战争的效果。例如:按照正态战争预计整个战争需要发射
1万枚导弹,那么就准备3万枚导弹,在战争的第一时间发射1万枚导弹。这样就能实现先胜后战,以石击卵,一战而决。
只需1万枚导弹,却准备3万枚导弹,是为应对战争的偶然性。只存在必胜的军事实力,不存在必胜的战略战术,因为战略
战术的偶然性是无法避免的。
战争的偶然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中存在不确定性,较少确定性。战争是力量、意志和智慧的较量,是错综复杂且若明若暗的,计算和
判断都是大概的,不准确也不非常可靠。
战争中充满意外和偶然,减少意外和偶然的最好办法就是速战速决。意外和偶然是无法避免的,可能是好的意外和偶然,
也可能是坏的意外和偶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双刃剑,其好坏完全取决于如何应对。力量的意外和偶然是因为没有做到知
己知彼,意志的偶然是因为把结束战争的主动权交给了敌人,智慧的意外和偶然是不能避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
以为英法会承认波兰被占领的既成事实,结果英法宣战了;希特勒以为法国战败后,英国会屈服,结果英国继续抵抗;希
特勒以为打垮苏联后,英国会屈服,结果希特勒没有打垮苏联。希特勒三次把结束战争的主动权交给了敌人。第一次中东
战争,阿拉伯联军以为停火谈判对自己有利,结果给以色列以喘息之机,停火期限一到,以色列就发动了反攻而不是谈判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以为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就可以作为对以色列谈判的筹码,结果给以色列以喘息之机。先
胜后败的战争大都是因为把结束战争的主动权交给了敌人。
共{{commentTotal}}条帖子
已显示全部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回复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已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