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之后,雨渐渐恢复平和。不复来时的凶猛,绵绵细雨均匀打在伞上,好似无数小针,有韵律的敲打伞面,反馈出有节奏的律动。二人的视线也不再止步于脚下,眼前笔直宽广的世纪大道似无尽头,伸向远方。谁又能想到这一路的高楼林立,在三十年前不过是一片开阔呢。
“你也许在报纸新闻上都曾听过,一桩桩投资成果,亦或是一家家企业的落户完成。这些少不了我们国家不断开放优惠的政策和措施,但更少不了的是我们不断创造的城市社区,是这片崭新土地上的人民生产和生活!”梁老发自内心的感叹。
如果说吸引外资,发展金融是为了建设经济,发展市场。那么经济建设、市场完善的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甚至可以说,正是不断优化的生活环境,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优质中外企业在此落户发展。
“政策制度是硬条件,我们在底子够硬的同时,软实力也同样重要!‘软硬兼施’,改善投资软环境正是我们在当时出奇制胜的一招。”梁老颇有些自得。“要知道在开发初期,尤其在金桥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农田,连基本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都不齐全。那时候我们目标就成了建设‘七通一平’,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小区。”
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有些外商很看重企业周围生活、教育条件。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世界500强柯达公司,来中国物色一个地方去建立总部。就在浦东,当时带队的是一个全球副总裁,见了面他的第一个问我的问题是,请问金桥的教育环境是什么?这可以说我是第一次碰到这种问题,令我很吃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建设国际社区写进了金桥开发区规划方案中。后来建立的碧云国际社区就是浦东第一个配套完善的国际社区,也成了上海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的标准。
在这个住宅区规划中,有医疗,有学校,让在金桥开发区工作的外资企业员工子女读书有了保障。
现在,每年的五月都是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足球季和音乐季,热闹非凡。多种语言的碰撞,让这里宛若一个小的联合国。
“在上海浦东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一半的CEO把家落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发展生活,已经逐渐将浦东作为第二故乡。这些外来人不再是客居异地的奋斗者,更是真正融入了浦东的生活啊!”梁老颇感欣慰地讲道。
“比起居住教育,令我感到更加欣喜的是浦东的文化发展,”思浦也另有一番见解。
曾经的浦东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啊,如今在浦东有各类剧院,乐团来沪表演,而在当年能请到这些世界著名的团队绝对是天方夜谭。在今天花木周围,东方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纷纷建成,逐渐成为除开人民广场外的上海文化新的枢纽。
而最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莫过于中华艺术宫。中华艺术宫曾经是一零年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其独特的造型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和现代世界的融合。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全美诠释了近年来浦东的发展,既表现在日益完善的生活环境中,也在潜移默化中把文化与传统继承发扬光大。
“是啊,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梁老认同道,“这一切美好愿景与生活体验其实都少不了目光长远的规划设计。你们不知道的是,世博会场馆的主要所在地,早在1995年就被规划为六里现代生活园区,除开之前四个功能区,在一开始,就规划了五个区,这个区是一个留白,以备不时之需。”
“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思浦惊叹道。
“不仅如此,早在一开始的设计方案中,城市从小陆家嘴到花木地区,大楼就按功能分类组团分部,行政、金融、文化性质,彼此分隔有序,给城市将来发展留下空间。秉承着一张蓝图绘到底,陆家嘴百楼图分部,错落有致,功能分明。一条世纪大道将其贯通,完美连接。于是有人形容有了世纪大道,陆家嘴就有了一条领带!”梁老指着眼前的穿流长龙解释道。
浦东规划好比是在下围棋。在开发初期,那些四散分布的功能区雏形就是中心点,在初期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随着时间推移,比赛从中局来到决胜局。许多开发中心的互相影响逐步增强,相互带动,最终完成一幅壮阔的图画!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浦东在经济建设中,从始没有忘记以民为本,着眼未来的初心。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响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拉近浦东和世界的距离,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全面的进步。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扫一扫 ·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心阅读,新用户还可享14天限免